星期五, 7月 29, 2005

香港電子音樂斷層? 聽PixelToy新唱片有感而發...








整個周未, 此張唱片都是我熱播當中, 我期待已久的一張唱片, PixelToy的"愛.科學", 我本身就是非常喜愛的唱片來. 不過怎的, 在我看了一位網友的留言之後, 我就開始懷疑我的喜愛帶點焦慮...

他的留言是如下 :

"和聽好多香港既Indie 電子Band一樣
只有能力玩Low B,Cutie電子音樂

只怪外國既電子音樂音響效果太勁
香港的只有向這個方向走"

在看完其他跟著的討論後, 除了此位版友不喜歡外, 亦有兩至三位版友也是發覺他們歌曲一般, 而且表明並沒有購買pixeltoy的唱片.

我想集中講我在看此段文字後, 有兩個看法走出來.

1) 就是香港的電子音樂以cutie音效為主導.
2) 另外, 就是假設了香港音樂圈出現了電子音樂發展的斷層.

就第一點而言, 我是認同的, 看一看我們這兩年的電音出品, 都是甜得可以, 就是粉紅a, mylittleairport, the marshmallow kisses, 和今次主角pixeltoy. 是紅豆冰的冷凍, 而不是鋼鐵的金屬冰凍. 看得出來就是用受了眾多瑞典音樂的影響(又有可能他們就是這一代接觸的音樂文化). 想起我當年看年周時, 常提起的名字如jean michel jarre, kraftwerk, visage, tangerine dream等等, 如此的電子音就是我所洗禮的, 但在香港有像這些的樂手出現過嗎? 在獨立的名字上, 是有的, 當年在一張雜錦碟(對不起, 我的記憶又不太好, 就是忘記了名字)出現了"姬神"此名, 演奏著充滿東方味道的電子音樂, 既正經的. 在這之後有嗎, 提上了達明一派, raidus, art gallery, 天織堂等等. 但就"就是香港的電子音樂以cutie音效為主導"的看法上, 我相信易入口未嘗不是好事, 因任何事都可以是種文化, 有存在價值, 問題在於在進化的過程上有否進步. 另外, 易入口的, 也容易有客源及支持者嘛.

好了, 在第二點上, 我與了好朋友作了少少的統計, 數一數在香港出電子音樂單位. 在八十年代後期, 除了姬神外, 前文提到有達明一派, raidus, 風雲, 風之group, art gallery, 天織堂在主流線上, 地下點亦有minimal, juno infant, 袁智聽亦作了arnold & the current bun, 早期的the box, 基爵初代有multiplex則在地下發展. 可惜就是九十年代是樂隊低潮, 並沒有眾多產物, 各樂手單位也只有各有各做各發展. 不過在發展爆發上有了"人山人海"的名字, 一切則變了, 人山人海彷如香港電子音樂搖籃曲, 以同出一徹的標記式作音樂, 令人好容易注意到這就是人山人海的出品. 記著, 我所經歷的, 就是在八十我聽眾多主流非主流電音, 突然耳朵在九十年代沒東西聽, 但在新世紀, 無論地上地下, 我所聽到的就是人山人海聲音與cutie電子音樂!! 在外國, 先有簡單的電波聲作音樂, 再者演變成有moog的幫忙, 之後有著知性派發展, 更有德國的電音架構作主導, 好了, 在八十年代爆發了的士高, 再有acid house的出現, 就以舞曲方面也有trance, club, house, cut and paste, breakbeat, big beat等等派系支持dj 文化, 電子音樂不是單元化了, 外國就是可縰橫交流(crossover), 使可能性變大變闊變多層面. 原來我們香港走的是越來越某種特定聲音, 為什麼??? 就是斷層出現了, 為何呢???

我不是想要去探討, 反而想提提各位有心製作及聽電音的朋友, 我們就正正經歷此時期.... 說起來, 真的幾無奈...

不如回到PixelToy身上好了, 從他們發表了首支單曲good morning後, 打從心底我是支持他們二人的. 何山的意念確是神奇古怪, 拿Playstation手製玩音樂, 行為藝術定義上可說是遊戲機是生命遊戲的一部份, 不可缺少. candy的柔弱, 卻擁有很清新聲線, 令有人率直的感覺, 而且也充滿了勇於向前朝氣. 之後在出現的什麼節快樂的國語歌曲也是處處驚喜, 真正地以chiptune聲音來玩音樂, 把古怪意念發揮. 有一天在聽他們在電台訪問中, 就是想把各式的意念放在首張大碟內, 但何山再度表示在過往的一年, 學會了以不同的特定原素在上某類型作品上, 即因菜式來定出要什麼料, 不是以往的大堆頭. "愛.科學"的精神, 就是不斷嘗試, 故此就算PixelToy他們可以手到拿來在"什麼節快樂"及"喘一口氣"的happy tune上, 亦有著swing的"媽媽不愛爵士樂", 就是"說說看"的techno式日本rock味歌曲也有, 就是實驗味的"給蛀牙的一首詩"也是一般本地唱片不會有的. 當然這就是一張以流行手法來賣的獨立唱片, 不信, 就聽聽"漂亮"吧, 就是首twins會唱紅的歌曲來!.

我是在用電腦以itune聽此唱片的, 可愛的是在genre一項上打出了children's music, 我直叫PixelToy萬歲!!!

參考網站 : www.pixeltoy.org


肥樹


後記 : 寫此感想, 開始到完成經過了十天, 就是多天不沾上電腦及懶!! 但想起了一位流行音樂人以玩電子流行曲聞名, 他就是周啟生, 想起他的"淺草妖姬"就是經典, 不禁想想, 周啟生之後, 後繼無人.

星期日, 7月 17, 2005

相約挪威少女 - Hanne Hukkelberg






北歐的音樂, 充滿青蔥的感覺, 就像在北極帶下受到十二小時熙和的陽光照耀下, 溫暖非常.

聽Hanne Hukkelberg的音樂, 感覺就是如此.

打從三歲便接觸音樂, 先是學琴, 再學結他, 繼而是打鼓, 到大了就再學曉怎樣唱歌. 她日後知道, 她的歌聲是眾多知曉的樂器之中最具潛質, 便潛心修練聲樂, 唱爵士, 唱重金屬, 唱聖詩, 唱流行曲等, 結果再進入奧斯陸大學修讀音樂, 可以說她活了多久, 就用了多久在音樂的發掘上.

她與Jaga Jazzist有過淵源, 據說曾是客席樂手, 亦曾與電音組合kaada合作. 故此在她的音樂世界中, 可以是來得自由的free jazz, 亦可以是電音效果的electro pop, 在首張唱片Little Things內盡窺見此兩種音樂形態. 可以是絕對的爵士唱腔, 不過底蘊卻包著電音編排, 亦可以是輕輕的民謠點, 但轉出來就是手風琴, 結他, 以及鋼琴的音樂. 到底是走極端又或是想弄多點口味, 不知她的底牌如何. 有說她在灌錄此唱片前, 用了兩年時間以單車代步, 走了挪威一圈, 收錄了不同的環境聲音, 在Little Things有事也可聽到點室樂/環境配樂, 我想就是她此個不明動機的舉動來.

Little Things首先吸引我的注意力在於Hanne Hukkelberg一把活得開朗的唱腔, 就像如位大細路般, 聽著聽著就可以回憶往事般. 有說她的唱腔是接近bjork方式, 都不盡錯, 不過就是bjork過於火, 反而她就來得自然及悠然. 其實唱片來得不熱鬧, 音樂如是, 唱歌如是, 好多都是處於安靜時刻, 就是好
簡單的音樂架構, 你感受到就是她一把明亮聲音在為你高歌.

在聽Little Things時, 可以飲杯熱Latte, 再加上塊cheese cake, 就以其好音樂會相伴, 夫復何求?

肥樹


參考網站 : www.hannehukkelberg.com
試聽 Little Things 內 balloon : http://www.theleaflabel.com/audio/52.mp3
試聽 Little Things 內 ease : http://www.theleaflabel.com/audio/53.mp3

89268首次T-Shirt展覽




有空的朋,請多多支持, 亦可以轉寄給其他朋友嘛!!!

ketchup及ghost style會在現場有表演的呢!!!!

肥樹

星期二, 7月 12, 2005

你唔會係因冰之驕子識QUEEN嘛........


VA - KILLER QUEEN

近日因木村日劇"PRIDE"炒起了電台播QUEEN的歌曲, 香港社會就是如此, 跟紅頂白, 不過也好, 多個話題多件CD賣, 不錯!!!

QUEEN對於我都是很陌生的. 不是吧, 肥樹你應該聽很多歌吧!!?? 我坦言吧, 我是有聽QUEEN, 但就沒有擁有過QUEEN的CD, 就算是都只有張FREDDIE MERCURY的SOLO唱片(名字當然記不起.... 有GREAT PRETENDER那張是了..), 但都識點QUEEN的首本名曲, 像WE ARE THE CHAMPIONS, BOHEMIAN RHAPSODY, UNDER PRESSURE, RADIO GA GA等等, 仍然記得太極翻玩了RADIO GA GA在樂壇勁BAND SUPER JAM的場面. 心目中QUEEN就是隊金曲樂隊, 我懂歌, 不懂含義, 我信我也要有進修時間了.

收到了此張KILLER QUEEN的致敬大碟, 樂手名單有著名字如THE FLAMING LIPS, BE YOUR OWN PET, JOSS STONE, SUM 41, ROONEY, JON BRION等會聽過的名字, 其他如GAVIN DEGRAW, JOSH KELLEY, LOS LOBOS, FAT BOTTOM GIRLS就真係唔識了吧. 唱片賣點就是先前NME新聞說的THE FLAMING LIPS 翻玩了BOHEMIAN RHAPSODY, 聽過了吧, 可以說是認真以QUEEN原版本為基礎, 不過太TFL味道. 但在JOSS STONE的UNDER PRESSURE就SOULFUL得很. 如果你是QUEEN樂迷, 我估會頗失望的, 一來樂手名字參與指數偏低, 二來就不是預期中精彩.

我問緊自己, 到底我為何是寫此簡評. 我想我是在聽張不是很滿意的致敬唱片, 不如花點時間金錢買回QUEEN的唱片來聽好了.

肥樹

星期一, 7月 11, 2005

Last Saturday..... so fantastic!!!!



(特別嗚謝bfsh, 我在89268的新聞組找相的)

那一晚, 真的很high, 很有indie感覺的一晚!!!

對於整晚的表演, 我雖不是每時每一刻也注視台上, 不過就以音樂來說, 我聽到了很有熱血感覺, 三隊樂隊也充滿了能量的. 台上的他們, 在專注屬於他的舞台, 每一粒的音符也是令人血脈沸騰, 尤其在最後的夢幻樂隊表演, 簡直是一個經典來!!!

再者, 當晚場地上也充滿了indie味道, 因整個場地都沒有裝修似的, 只是空洞洞的一個舖位, 不過卻是此等空盪帶出了玩獨立音樂的特質, 在資源有限下做出不平凡的效果來, 一絕!!另外亦見各位新知舊雨的朋友而來, 有著十多年來為獨立音樂而戰的朋友, 也有新一代獨立戰友 (如my little airport的p & nicole, pixel toy的candy, daughter的jackie, oliver的oliver及iris, 22cats的亞波等等), 互相支持, 是件令人可喜的事!!!

另外, 令我感到最開心的, 就是見回了一位我十二年沒有見的朋友. 當年, 我與他同在一間中學讀書, 我是中七, 他是中六, 我們由大家講聽歌說起了depeche mode, 那麼我知道我們是同道中人了!!!! 就是在短短一年間, 我與他不時談起有什麼好的聲音找到, 那時興起的音樂是slowdive, pale saint, lush, stone roses等等, 好記得他那時買了halfer trio一張以半裸修女作封面的CD回校, 給同學看見的尷尬. 他就是我第一位認識的音樂同志!!

那一夜非常indie 感覺!!! indie party forever!!!

肥樹

星期三, 7月 06, 2005

哈哈, 很久沒把blog更新, 原因好可笑.

就是我忘記了我的password.......

講記性, 我真係好差, 我可以放一個長假, 回公司說不出我的同事名字; 又可以打一個電話給人, 而不知要找誰.....

好的不記, 偏偏衰的就記足, 邊個欠我錢, 誰說我壞話, 他搶了我功勞等等. 是選擇了專記負面的事嗎?

我忘卻了OASIS在DON'T LOOK BACK IN ANGER給我的感動, 忘記了DEPECHE MODE的SOMEBODY的率直, 又忘掉了AMK的首張唱片名字.....

是善忘? 是我心不再? 定係是情是債是場夢?

共勉之.

肥樹